规划科研

  • 区间多目标规划模型在邯郸市主城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贾凤;索梅芹;邱庆泰;王洋;李传哲;

    以往对邯郸市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多水源优化配置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的研究比较少,故针对邯郸市主城区涉及的多水源、多用途、多用户的特点,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区间多目标规划模型。该模型将系统里难以确定的参数或者变量用区间的形式表示,实现系统不确定性地有效表征,在求解过程中应用模糊理论引入隶属函数并基于两步式交互算法将转为两个确定的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规划年2020年总供水量为[63175.25,76330.06]×10~4m~3。所建模型可以在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前提下求出最优解,方便决策者在未来水资源管理中制定相关政策。

    2017年10期 v.38;No.23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张掖市用水效率探析

    任俊涛;向可;

    为了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张掖市用水效率与用水结构的动态关系,拟用单位水量GDP产值作为衡量总用水效率的指标,选用2003—2014年张掖市用水结构数据,研究不同用水因子对提升总用水效率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城镇用水及工业用水效率对提高总用水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用水率、生态用水、畜牧业用水对总用水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为进一步提升张掖市用水效率,需要有重点地配置水资源流向、着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2017年10期 v.38;No.23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某水库台阶式溢洪道优化试验研究

    周苏芬;邵仁建;陈斌;

    台阶式溢洪道广泛应用于工程中,基于模型试验对某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工程台阶式溢洪道方案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基本满足溢洪道常遇洪水的泄洪消能要求,但当下泄流量高于消能防冲流量时溢洪道泄槽局部出现不良水力现象,并且消力池长度不足。为此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溢洪道闸室出口泄槽连接段、泄槽掺气设施及消力池消力墩进行不同方案优化布置。通过模型试验最终选定相对较优方案作为某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方案,优化后泄槽内水翅现象消除,消力池内流态改善,总消能率有所提高。

    2017年10期 v.38;No.23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长引水明渠水力瞬变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张松磊;

    基于扩散法的显式差分格式,推求出用于计算明渠的圣维南方程组及求解内部断面流速和水深的矩阵表达式,对以往的求解形式进行简化和创新。结合工程实例,将所建立的显格式模型与以往求解过程中常用的隐式求解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对于单一特性明渠瞬变流的计算分析可优选显式法的结论;并且通过对变特性明渠水力瞬变特性的分析,得出典型工况下压力前池运行水位及明渠引用流量的变化过程和控制情形,为长引水明渠的运行设计和水力瞬变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2017年10期 v.38;No.234 17-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 朝阳市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要素评价研究

    董珺璞;宋飞;谢志钢;

    随着辽宁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现状污染物排放负荷对保障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在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监测成果基础上对朝阳市及所辖县区开展了水质要素评价,对超载区域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调控意见。结果表明:朝阳市整体不超载,6个县域单元中朝阳县、喀左县和北票市不超载;市区(龙城区、双塔区)和建平县为临界状态;凌源市超载。

    2017年10期 v.38;No.23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应用基础

  • 抚河临水流域降雨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刘丽娜;刘卫林;查思慧;

    利用抚河临水流域内10个雨量站的1979—2008年降水观测数据,运用集中度、集中期、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对抚河临水流域降雨量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临水流域年平均降雨量集中度在13.6%~52.9%之间,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的降雨集中期是主要集中在4—6月;(2)临水流域存在15 a和4 a左右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其中,15 a尺度为变化主周期;(3)临水流域春季、秋季及冬季降雨量均存在减小趋势,春季降雨量在1984年发生突变,2003年以后春季降雨量减少趋势达到显著性,夏季降雨量突变发生在1992年,之后降雨量开始增加,在1998—2002年增加显著,秋季降雨量突变点发生在1992年,冬季降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明显,年降雨量突变点在1984、2002年,2002年之后降雨量开始呈减少趋势。

    2017年10期 v.38;No.234 27-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基于SPI和HI的淮河上中游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郭佳香;王景才;周建康;

    通过计算淮河上中游流域1960—2014年近55 a共19个气象站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地表湿润指数(HI)。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种指数的面平均值进行时间趋势分析;利用IDM法对两种指数的线性倾向率和M-K值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降水量南多北少,近年来有减少趋势;(2)该流域干旱趋势加剧,1966、1967、1976、1978、1981、1986、1988、1999、2001、2013年全流域干旱;(3)空间上,西部和南部干旱化情况比东部和北部严重;(4)HI在判断该流域干旱特征时较SPI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上游流域旱情预测及预警提供理论参考,对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期 v.38;No.234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工程技术

  • 基于ANSYS的混凝土围堰断面优化研究

    郭志杰;卢晓春;陈玉玺;焦雨起;

    作为临时性建筑物的混凝土围堰工程,对其剖面设计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的多重要求。结合山西天桥水电站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围堰,在基于ANSYS商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重力式混凝土围堰断面优化模型,并开展了有无预应力施加下的断面优化研究。研究表明:施加预应力后,围堰最优剖面的面积减少了46.15%,同时围堰的稳定性明显加强,预应力施加后效果显著,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7年10期 v.38;No.23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平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王永立;袁丽娜;欧波;程明伟;

    基于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平寨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地震反应特性研究。针对坝体动力加速度反应、地震残余变形、面板应力及周边缝变形以及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对建于峡谷区200 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峡谷地形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研究高面板坝的抗震稳定性,并建议相应的抗震设计工程措施。

    2017年10期 v.38;No.23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圆柱桥墩的绕流数值模拟

    田正野;罗红英;

    以西藏林芝八一大桥为模型,采用大涡模拟,得到了流场的压力云图、瞬时速度流线图、涡量图。结果表明:流体开始流过桥墩时,圆柱壁面压力最大点及最低点分别出现在前驻点与圆柱壁面上下两侧;流体充分流动,中间的圆柱压力最大点发生了变化;流体绕中间圆柱的流动特性同时受到上游圆柱与下游圆柱的作用;漩涡脱落圆柱向下游运动,受流体流动的影响与自身的剪切运动,涡能量不断减少,最后消失;运用大涡模拟能够很好的预测圆柱绕流问题,可以为高原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2017年10期 v.38;No.23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80m跨拱式高架U型薄壳渡槽施工技术

    彭伟文;汪永剑;

    采用"钢管柱+贝雷桁架+扣件式钢管"组合结构作拱肋及槽身施工承重架,保证了高支架安全、稳定;大跨度拱肋设后浇带分段、对称、均衡浇筑,避免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槽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桁架及螺杆千斤顶加固,解决了槽身模板定位及调校、内模上浮等问题,采用铰接式分层现装内模,克服了薄壳槽身混凝土振捣难题。在中小型大跨拱式U形薄壳渡槽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0期 v.38;No.23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珠江撷英

  • 基于GIS的清远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陈刚;李文静;林凯荣;

    通过构建清远市山洪灾害风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GIS叠加分析得出了清远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发现清远市山洪灾害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主要受降雨、地形地貌、河网水系、社会经济指标等因素的影响。区划图显示连州和连南北部山区、连山南部、阳山西南部、英德西南部等暴雨中心地带位于较高或高风险区,是山洪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区域。结合清远市历史山洪灾害情况,验证表明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清远市山洪灾害风险分布情况,为清远市防洪规划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2017年10期 v.38;No.234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西江干流浔江段防洪特性分析

    方神光;蓝霄峰;郭闯;

    为探讨西江干流浔江河段主要防洪城镇及堤岸的现状防洪能力,整理分析了浔江段的现有防洪规划、控制水面线、河道演变特性及实测水文资料,结合建立的西江中游河网及梯级水库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显示,浔江河道堤岸的防洪能力总体已达到规划防洪标准,未达标段主要集中在桂平、平南和藤县部分乡镇;浔江段下游端控制站点梧州水文站水位近10 a来变化很小,上游端大湟江口站则有所抬升;梧州、苍梧和藤县所在河段水位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所在位置河道堤防防洪能力有所提高;桂平和平南所在河段水面线抬升明显而导致堤防防洪能力下降;其他一般堤岸防洪能力则基本维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

    2017年10期 v.38;No.23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湛江湾海砂开采对周边海域水动力特征的影响

    余科平;张琴;

    基于MIKE21 FM水动力模型建立了湛江湾海域近海潮汐潮流数值模型,对湛江湾海砂开采前后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从高低潮位、潮流场和断面潮通量3个方面探讨了湛江湾海砂开采对周边水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砂开采对水动力特征的影响局限于采砂区附近水域。采砂工程实施后,海域高低潮位略有变化,变幅不超过1 cm;由于采砂后地形变化较大,采砂工程对采砂区附近海域影响较大,采砂区内及采砂区南北侧(主流向两侧)潮流流速减小,采砂区东西侧(主流向的前后侧)潮流流速则增大;进入和流出湛江湾的断面潮通量基本不受影响。

    2017年10期 v.38;No.234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州市从化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资惠宇;庞园;张明珠;

    利用广州市从化区2015年丰、枯两季地下水15项指标的监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从化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从化区丰水期有29%的地下水采样点超标,主要分布在从化南部的鳌头镇、中心街道和太平镇;枯水期有7%的地下水采样点超标,分布在鳌头镇和中心街道;影响丰、枯两季地下水环境的主要驱动因子均为氨氮、硝酸盐、铁和锰严重超标;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北部地下水环境优于南部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北部人口相对较少且经济和农业活动不发达,污染比南部少;时间上总体呈现出枯水期地下水环境优于丰水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丰水期降雨量增多,随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结论可为广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管理提供参考。

    2017年10期 v.38;No.234 72-7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环境水利

  • 稻草/空心球混合基质湿地去除营养盐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唐可欣;殷红桂;唐子夏;汪银梅;

    以空心球基质湿地为对比组,研究了稻草/空心球基质湿地去除营养盐的效果和特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HRT约为8 h时,稻草/空心球混合基质湿地对TN、TP、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3%、42.8%、42.3%,比空心球基质湿地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高出25.4%、14.2%、77.9%。稻草/空心球混合基质湿地具有更高的美人蕉收割量(高出14.83%),更高的干物质(碳、氮、磷等)浓度(高出10.57%)。通过分析基质中微生物种群和系统浸出物以及指示性微生物,说明混合基质湿地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效果,为湿地系统的革新提供有益参考。

    2017年10期 v.38;No.234 77-8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面流湿地系统水质净化试验研究

    吉佳馨;夏霆;狄文亮;刘珍妮;

    针对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效果不足的缺陷,考虑采用丝状藻生物膜附着于表面流湿地基质中构建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流湿地。对比试验标明:丝状藻生物膜强化后的表面流湿地可以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控制同样的进水浓度和水力负荷,在试验期前7~8 d,强化藻生物膜强化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对COD_(Mn)、TN、NH3-N和TP的去除率较普通基质的污染物去除率提高了24.73%,20.84%,21.23%和11.3%;相比于丝状藻静水状态下的水质净化效果,连续运行的强化藻生物膜湿地系统中,对水体TN,NH3-N及CODMn去除率更为稳定,对TP去除效果接近,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N和NH3-N反向释放及CODMn浓度回升现象。为保证藻生物膜强化表面流湿地的连续运行,在藻类衰亡阶段应改变水力条件以及时清理衰亡的丝状藻,控制藻生物膜的厚度。

    2017年10期 v.38;No.234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的评价

    汪伦焰;黄淑焕;廉国伟;赵延超;

    中国目前治理黑臭水体已掀起热潮,建立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国家监管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效果评价指标从以投入、过程和产出为重心的效率导向型评价转向以结果、质量、公平性和民众满意度为重心的结果导向型评价。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和河流健康等理论框架,从经济效益、水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民生效益、水功能效益4个方面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结果进行评价,并遵循政府"奖优罚劣"的激励原则,对强化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后续依效付费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2017年10期 v.38;No.23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低温条件下不同填料的BAF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唐子夏;殷红桂;汪银梅;曹文平;

    构建了两个平行的BAF(分别是陶粒/竹丝复合填料BAF和竹丝填料BAF),研究了低温环境下两个BAF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结果表明:水温为7.9℃~14.8℃时,相对于竹丝填料BAF,陶粒/竹丝复合填料BAF的净化效果更显著。陶粒/竹丝复合填料BAF对TN、NO_3~—-N、NH_4~+-N和TP的去除率为2.7%~89.4%、61%~94.6%、11.5%~99.8%、25.5%~96.8%,而竹丝填料BAF对TN、NO_3~—-N、NH_4~+-N和TP的去除率为1.3%~78.5%、3.7%~92.4%、3.1%~97.7%、2.0%~89.3%。而且陶粒/竹丝复合填料BAF出水NO_2~—-N浓度为0.05~1.73 mg/L,平均为0.64 mg/L相对偏低。可能在低温条件下,复合填料上不同菌种之间的共降解和协同降解作用更为显著。

    2017年10期 v.38;No.234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基于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的卧龙湖湿地恢复建设研究

    樊蓓莉;张凯;赵晓红;崔晨晨;夏博;

    针对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展开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将卧龙湖湿地植被划分为六大植物群落。对不同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卧龙湖湿地整体的植被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各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特征。最后,结合物种植被特征,在卧龙湖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中,利用对原生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净化系统,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物种多样性丰富的目标。

    2017年10期 v.38;No.23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研究

    李静;樊皓;陈蕾;

    金沙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同时也是沿江城镇的重要水源。随着攀枝花河段金沙、银江、乌东德等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严重影响了河段内设置的8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拟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电工程开发前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估,得出水电工程开发后,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2 114万元。

    2017年10期 v.38;No.234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水利管理

  • PPP模式下综合管廊绩效评价研究

    刘英杰;孙丽云;杨凯;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日益增多,对地下管廊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以A市为研究对象,根据A市管廊的现状和特点,在查阅文献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A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PPP模式下综合管廊绩效评价模型,对A市管廊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市综合管廊绩效评价结果为Ⅱ级,基本反映出了A市综合管廊绩效水平,绩效结果和工程实践情况基本上一致,说明采用的模型、指标体系用于A市综合管廊绩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2017年10期 v.38;No.23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下载本期数据